金鐵鎖
(《滇南本草》)
【異名】昆明沙參(《植物名實圖考》),獨丁子(《昆明藥植調查報告》),土人參、夷方草、金絲矮坨坨(《滇南本草》整理本),獨定子、蜈蚣七、對葉七、白馬分鬃、麻參(《云南中草藥》)。
【來源】為石竹科植物金鐵鎖的根。
【植物形態】金鐵鎖
多年生平臥蔓生草本。根圓錐形。莖柔弱,圓柱形,中空,長達32厘米。單葉對生;卵形,先端尖,基部近圓形;上部葉較大,長15~22毫米,寬7~13.5毫米;下部葉較小,成苞片狀,長約2毫米,闊1毫米;近于無柄。2出聚傘花序,每一部分花序下有2苞片;花小,近于無柄,萼筒狹漏斗形。具15棱及5齒;花冠管狀鐘形,花瓣5片,紫黃色,狹匙形;雄蕊5,與萼片對生,花絲線形,藥近圓形,背著;子房倒披針形,由二心皮合成,花柱線形,2枚,柱頭不明顯。果實長棒形,棱顯,具宿萼。種子1枚,倒卵形,褐色。花期6~9月。果實稍后成熟。
生于松林、山野荒地、山坡。分布云南、四川金沙江流域。
【采集】秋后或春初發芽前采收,將根挖起,去凈苗葉,泥土或除去栓皮,曬干。
【藥材】干燥根長圓錐形,長約8~15厘米,直徑約0.5~1.5厘米,栓皮黃棕色,有多數縱皺紋;已除去栓皮者,呈黃白色,可見橫孔紋。易折斷,斷面粉質狀,維管束明顯排列成黃色密集的放射狀紋理。氣無,味辛辣,嘗之刺激喉舌。以支大者為佳。
產于云南。
【化學成分】含氨基酸、有機酸、皂甙、三萜。
【性味】苦辛,溫,有毒。
①《滇南本草》:"性大溫,味辛辣,有小毒。"
⑧《云南中草藥》:"苦辛麻,大溫,有毒。"
【功用主治】除風濕,定痛,止血,祛瘀。治風濕痹痛,胃痛,創傷出血,跌打損傷。
①《滇南本草》:"食之令人多吐,專治面寒疼痛,胃氣、心氣疼,攻癰瘡,排膿。細末,每服五分,燒酒送下。"
②《云南中草藥》:"止血止痛,活血祛瘀。除風濕。治跌打損傷,創傷出血,風濕疼痛,胃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分;研末或浸酒。外用:研末撒。
【宜忌】《云南中草藥》:"孕婦忌服。"
【選方】治蛔蟲:先服半個油煎雞蛋,隔半小時,再服金鐵鎖粉末二分及剩余的半個油煎雞蛋。(《云南中草藥》)
金鐵鎖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金鐵鎖 (《滇南本草》) 【異名】昆明沙參(《植物名實圖考》),獨丁子(《昆明藥植調查報告》),土人參、夷方草、金絲矮坨坨(《滇南本草》整理本),獨定子、蜈蚣七、對葉七、白馬分鬃、麻...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金線魚
金線魚 (《滇南本草》) 【異名】洞魚、波羅魚(《中國經濟動物志?淡水魚類》)。 【來源】為鯉科動物小鱸鯉的肉。 【動物形...
-
金葉子
金葉子 (《云南中草藥》) 【異名】馬虱子草、云南克擂木(《云南中草藥》),補骨靈、勞傷葉(《云南中草藥選》)。 【來源】...
-
金絲木通
金絲木通 (《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異名】紫木通。 【來源】為毛莨科植物金絲木通的全草。 【植物形態】金絲木通 木質...
-
金腰帶
金腰帶 (《湖南藥物志》) 【來源】為瑞香科植物垂穗蕘花的花、根、莖皮。 【植物形態】垂穗蕘花,又名:細軸蕘花、野棉...
-
海膽
海膽 (《本草原始》) 【異名】海肚齊、刺海螺、刺鍋子(《山東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球海膽科動物馬糞海膽、光棘球...
-
黑蒿
黑蒿 (《云南中草藥選》) 【異名】艾蒿。 【來源】為菊科植物黑蒿的全草。 【植物形態】黑蒿 多年生草本,高約1米。根密...
-
白薯莨
白薯莨 (《生草藥性備要》) 【異名】白米茹糧(《陸川本草》),山仆薯、山薯、板薯(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
-
海馬
海馬 (《本草拾遺》) 【異名】水馬(《抱樸子》),蝦姑(《海南介語》),龍落子、馬頭魚(《動物學大辭典》)。 【來源】為海...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金線魚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