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名稱】雞蛋參
【藏藥名】尼哇
【拼音名】Jidansheng
【英文名】RHIZOMACODONOPSISCONVOLVULACEAE
【標準編號】WS3-BC-005
【來源/處方】為桔梗科植物雞蛋參Codonopsisconvolvulaceakurz的干燥地下塊莖。秋季挖取塊莖洗凈泥土,曬干。
【性狀】 本品呈不規則的卵圓形、圓形,長徑2~3cm,短徑13~28mm。表面灰褐色、灰白色或淡褐色,具不規則的須根痕。外皮呈片狀剝離,外皮脫落后顯類白色、淡黃白色或淡褐黃色,皺縮不平,有縱向或橫向溝紋,有稍凸起的須根痕。上部有莖痕,近莖痕處有細密的環狀紋理。質較堅實,破碎后,斷面淡黃白色或粉白色,略顯角質狀。氣微,味甜、微苦。
【鑒別】(1)本品粉末呈類白色。淀粉粒眾多;類圓形、卵圓形、盔帽狀,臍點點狀、人字形、裂隙狀,直徑4~13μm;復粒由2~3粒組成。菊糖眾多,扇狀,散在薄壁細胞中,半徑21~43μm,扇幅29~54μm。乳管直徑5~29μm。網紋導管直徑18~61μm,螺紋導管偶見。木柱組織碎片淺棕黃色。
(2)取本品粗粉2g,加水20ml,在60℃水浴上溫浸120分鐘,時加振搖,濾過,濾液供下述試驗:①取濾液1ml,加入新配制的堿性酒石酸試液1ml,在沸水浴上加熱5~10分鐘,生成紅棕色沉淀。②取濾液1ml,加入5%-萘酚乙醇液3~5滴,搖勻,沿管壁緩緩加入硫酸0.5ml,兩液界面處產生紫紅色環。
(3)取本品粗粉2g,加石油醚20ml(沸程30~60℃),冷浸或回流120分鐘,濾過。濾液置蒸發皿中,揮去石油醚,殘渣加冰醋酸1ml溶解,加乙酰氯試液5滴和氯化鋅結晶數粒,稍加熱,溶液顯淡紅色或紫紅色。
【炮制】 除去雜質。
【性味】 甘、微苦、澀,微涼。
【功能與主治】 補養氣血、健脾、生津清熱。用于感冒,咳嗽,扁桃體炎,胸痛,食欲不振,營養不良。
【用法與用量】 5~10g,1日2~3次,常用于復方,亦可單用,研粉,開水送服或煎湯服。
【貯藏】 置陰涼干燥處,密閉保存。
雞蛋參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藥品名稱】雞蛋參 【藏藥名】尼哇 【拼音名】Jidansheng 【英文名】RHIZOMACODONOPSISCONVOLVULACEAE 【標準編號】WS3-BC-005 【來源/處方】為桔梗科植物雞蛋參Codonopsisconvolvulaceakurz的干燥地下塊莖。秋...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白飯樹葉
白飯樹葉 (《生草藥性備要》) 【來源】為大戟科植物白飯樹的枝葉。 【植物形態】白飯樹(《生草藥性備要》),又名:金柑...
-
雞肚腸草
雞肚腸草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異名】小雞草、魚肚腸草。 【來源】為石竹科植物賽繁縷的全草。 【植物形態】賽繁縷...
-
白果根
白果根 (《重慶草藥》) 【來源】為銀杏種植物銀杏的根或根皮。植物形態詳白果條。 【采集】9~10月采。 【化學成分】根皮...
-
鲃魚
鲃魚 (姚可成《食物本草》) 【來源】為鯉科動物鋸倒刺鲃的肉。 【動物形態】鋸倒刺鲃 體長而側扁,背部稍隆起,全體幾成...
-
孩兒茶
孩兒茶 (《飲膳正要》) 【異名】烏爹泥、烏壘泥、烏丁泥(《綱目》),西謝(《中藥形性經驗鑒別法》)。 【來源】為豆科植物...
-
鬼蓋
鬼蓋 (《別錄》) 【異名】地蓋(《別錄》),鬼傘、朝生(陶弘景),鬼屋(《本草拾遺》),鬼菌(《廣菌譜》)。 【來源】為鬼傘...
-
花蕊石
花蕊石(《嘉祐本草》) 【異名】花乳石(《嘉釣本草》)。 【來源】為變質巖類巖石含蛇紋石大理巖的石塊。 【礦物形態】含...
-
白膠香
白膠香 (《唐本草》) 【異名】楓香脂(《唐本草》),楓脂(《通典》),白膠(《儒門事親》),蕓香(《本草原始》),膠香(《國...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白飯樹葉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