樅陽縣醫院成立于1957年,是一所由政府舉辦的非營利性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現有編制床位260張,在崗職工398人,其中主任醫師1人,副主任醫師16人,主治(管)醫(藥、護、技)師98人。醫院臨床科室設有綜合性的內、外、婦、兒、中醫科和產、骨、腦外、神經、血液、內分泌、傳染、眼、耳鼻喉、口腔、皮膚、性病等專科;醫技科室設有放射、檢驗、CT、超聲、細菌、病理、內窺鏡、心(腦)電圖等,另外還設有“120”急救中心和安慶血站采血點。承擔著全縣和鄰近省(縣)部分人群的醫療服務工作,是全縣的醫、教、研中心及醫保定點與性病診治定點醫院。
樅陽縣醫院始終把“以質量求生存,以效益求發展,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努力改善服務態度”做為辦院宗旨,經過不斷努力,醫院逐步走上了科學、民主、規范化管理的軌道。
1995年,醫院先后通過了國家衛生部“二級甲等醫院”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衛生部“愛嬰醫院”的評審。1997年和2000年連續被縣委、縣政府授予“文明單位”稱號。1999年,醫院工會被安慶市總工會評為“先進職工之家”。2001年,醫院黨總支被中共安慶市委命名為“先進基層黨組織”。2003、2004年,醫院先后被中共安慶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抗擊非典先進集體”和市級“文明單位”稱號。2001年、2002年在全市二級醫院醫療質量督查中分獲第三名和第二名的好成績,2004年再次在全市二級醫院醫療質量督查中獲第二名。
科技興院,造福于民。近幾年,醫院自籌資金數百萬元添置了美國產全身CT掃描機、電視腹腔鏡、GE—B超、日本產800毫安X線機、706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奧林巴斯纖維胃鏡、結腸鏡、心電監護儀及手術顯微鏡等大型先進診療設備,極大地改善了醫院的診療條件,方便了廣大患者。醫院急救中心配備了五部“120”專用救護車,開展承諾服務,得到了社會廣泛認可。醫院還先后派出數十人前往北京、上海、南京、廣州及省內各大醫院進修學習,培養了一批業務骨干,能開展一系列二級醫院必備的診療和手術項目及部分三級醫院診療項目,為廣大患者解除了更多的痛苦。最近,又利用德國政府貸款120萬歐元(1200萬元人民幣)引進了螺旋CT、CR、彩超、C形臂等大型醫療設備。
同時,醫院先后投資數百萬元裝修、改造了門診與住院部,美化了就診環境;投資近百萬元為各職能科室和醫療科室配備了電腦,實現了辦公自動化;建起了現代化的示教室,改造裝修了進修、實習生宿舍,已成為安慶衛校教學醫院和安徽醫科大學實習醫院。
2005年初,縣委、縣政府從“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政治高度考慮,為保障全縣人民的身體健康,發展我縣衛生事業,充分滿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就醫需求,決定對樅陽縣醫院進行整體搬遷。根據縣城規劃,在樅陽銀塘新區征地140余畝用于縣醫院新區建設。縣委、縣政府對醫院新區建設十分重視,已將新區建設列為全縣重點工程建設項目,該項目也被列入安徽省“861”工程項目和安慶市2006年度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為此,縣里成立了以縣長為指揮長的縣醫院新區建設指揮部,以加強對縣醫院新區建設工程的組織領導。
樅陽縣醫院新區根據縣域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和二級現代化綜合性醫院的標準進行設計,計劃分二期實施。首期計劃新建醫療用房約4萬平方米,設病區11個,病床450張,工程建設總投資約1億元。根據發展需要再實施二期工程建設,建設規模約2萬平方米,病床200張,建設投資約4000萬元。全部工程建設預計總投資1億4千萬元。計劃2009年初完成一期工程建設并實現整體搬遷。
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醫療市場,醫院全體職工正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嶄新的精神風貌銳意改革、開拓進取,努力為全縣人民的身體健康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樅陽縣人民醫院所獲榮譽1995年,醫院先后通過了國家衛生部“二級甲等醫院”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衛生部“愛嬰醫院”的評審。1997年和2000年連續被縣委、縣政府授予“文明單位”稱號。1999年,醫院工會被安慶市總工會評為“先進職工之家”。2001年,醫院黨總支被中共安慶市委命名為“先進基層黨組織”。2003、2004年,醫院先后被中共安慶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抗擊非典先進集體”和市級“文明單位”稱號。2001年、2002年在全市二級醫院醫療質量督查中分獲第三名和第二名的好成績,2004年再次在全市二級醫院醫療質量督查中獲第二名。
樅陽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