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10月我省**家腫瘤專科醫院成立,成為國內最早的4家腫瘤醫院之一。
醫院現有職工近1122人,**職稱136人,中級職稱299人。開放床位1393張,設有19個病區,占地面積63880平方米,建筑面積64297平方米,其中門診大樓6402平方米,住院大樓23086平方米,綠化面積35779平方米。固定資產4.28億元,醫院總資產7.62億。據1963-2007年12月底資料統計,醫院總門診量已達22608631人次,住院218232人次,手術90159人次。44年收治患者逾二百萬。外科治療作為主要治療手段之一,手術技巧精湛,提高切除率的同時追求生存率。適應醫學科學發展,外科專業學科分科更加細化。重癥監護設施**,危重病人能在**時間得到監控救護。放化療均是腫瘤治療中的支柱療法,是醫院的優勢學科。婦科腫瘤是醫院的傳統學科,技術力量雄厚,專業人才梯隊合理。設備精良,滿足患者醫療服務需求。護理工作向深層次開展,技術不斷提高,人文關懷深入病人心中。
科研、教學工作毫不懈怠:浙江省腫瘤研究所系該院附屬的一個科研機構。20世紀80年代建成我國**株人直腸低分化腺癌HR-8348細胞系和人盲腸未分化腺癌Hce-8693細胞系,此后又相繼建成了人大腸癌裸鼠移植瘤模型,人卵巢癌HO-8910細胞系、高轉移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和高轉移人卵巢癌HO-8910PM細胞系,為大腸癌和卵巢癌的基礎和臨床研究提供了十分有用的體內、外實驗工具,在腫瘤細胞專業領域有一定的影響和知名度。
醫院在加強基礎與臨床的結合,注重腫瘤科研的開展,使醫療、教學、科研同步發展。1998年腫瘤學科被省衛生廳列為浙江省醫藥衛生系統重點學科。醫院還為浙江省中醫學院和浙江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的附屬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教學醫院。
自20世紀70年代起先后設立了浙江省腫瘤防治辦公室、浙江省臨床病理質控中心、浙江省腫瘤診治質控中心、《腫瘤學雜志》編輯部、《中國腫瘤》雜志社等。醫院組織以外科、放療科、化療科、婦科專家為主的醫療小組分赴全省各地,廣泛開展腫瘤普查,自編臨床腫瘤學教材,供來自全國各地的腫瘤醫師使用。為基層培訓了大批專業人員,為各地腫瘤科的成立打下了基礎。先后完成兩次浙江省惡性腫瘤為主的全死因調查,摸清了浙江省惡性腫瘤的發病、死亡情況及地理分布,為浙江省防癌網絡體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在浙江省海寧、嘉善全國大腸癌高發現場做了大量基礎性工作,幫助建立和完善惡性腫瘤發病和死亡登記報告制度等。嘉善縣腫瘤登記報告資料達到WHO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的要求,資料被收入《五大洲癌癥發病率》數據庫,被衛生部有關部門列為國家腫瘤登記示范基地。
在國內率先成立省級病理質控中心,進行病理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的探索工作,負責浙江省臨床病理的質量管理,建立病理培訓基地,開展專業人員培訓、考核、學術交流工作,成立省級疑難病理專家會診中心,接受基層疑難病理會診。
在全國率先開展全省范圍內的放射治療、外科治療、化學藥物治療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現已逐步形成省、市腫瘤診治質控管理網絡,對全省的腫瘤診治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起了積極作用。最近10年,新的門診大樓、住院大樓相繼成立,新技術和新設備大量引進,走出國門對外交流。2001年12月新一屆領導班子成立后,實施了一系列的新舉措,揭開了醫院全面發展的新篇章,如院務公開、公平、公正,加強行風建設,開展滿意工程,著手人事制度改革,職能科室負責人競聘上崗,臨床推行三級醫師負責制,經營動作全成本核算等,為醫院的進一步發展拓展了空間。建院40年的歷程,醫院為社會造就了一大批腫瘤專業人才,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治愈了一大批患者,為社會作出了不朽的功勛。
浙江省腫瘤院正本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大步邁向新世紀。
浙江大學醫學院腫瘤醫院所獲榮譽浙江大學醫學院腫瘤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