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醫院開放床位3170張,年門、急診量147萬人次,出院人數8.0萬人次,完成住院手術3.5萬臺例。
醫院堅持人才興院戰略,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層次分明的醫療、教學、科研和管理人才隊伍。全院在職職工3436人,其中**職稱773人,中級職稱557人。目前,具有博士研究生學歷衛生技術人員140人,碩士生研究生學歷衛生技術人員67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
醫院學科齊全,綜合診療水平高,現有36個臨床科室,15個醫技科室,58個病區。擁有神經外科學、普通外科、蒙醫科3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呼吸內科學、普通外科學、胸外科學、婦科學、耳鼻咽喉科學、麻醉學6個自治區臨床醫學**學科;消化內科學、神經外科學、產科學、兒科學、放射腫瘤學、醫學影像學、臨床檢驗學7個自治區臨床醫學重點學科;1個自治區基礎醫學和預防醫學重點實驗室;自治區首家掛牌成立分子與功能影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09年醫院掛牌成為內蒙古醫學院**臨床醫學院,2013年內蒙古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在醫院成立并揭牌。
作為內蒙古醫科大學歷史最久的附屬臨床醫學院,醫院承擔著教學任務,是內蒙古自治區臨床醫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涵蓋二級學科17個。醫院現有博士生導師4名,碩士生導師142名。2015年錄取碩士研究生135人(不包括口腔),完成答辯及學位申請的研究生140人。醫院承擔著醫院臨床醫學、麻醉醫學、醫學影像學、口腔醫學等專業本科、研究生的學生管理、教學任務。**臨床醫學院(醫院)對管理學生工作十分重視,定期開展學風講座、畢業生模擬面試課堂等活動,目前管理學生2464名。作為全國首批的住院醫師規培基地,醫院高度重視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為臨床一線培養了大批**醫師人才,目前培養住院醫師226人,在全區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基地建設、師資培訓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醫院的科學研究水平多年來一直居于自治區臨床研究**地位,近三年來,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6項和其他各級各類科研項目450余項,獲省部級科研成果16余項,醫學會科研成果49余項,發表中華系列文章45余篇,SCI收錄文章65余篇。醫院設有外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外科實驗室、干細胞臨床應用實驗室、新藥臨床機構辦公室等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為醫院研究人員進行醫學科學研究提供良好的平臺。
醫院配置大批國際**的高端診療設施,擁有西門子雙源CT、GE寶石CT、東芝CT、西門子SPECT、西門子全數字化落地式平板探測血管造影機ArtiszeegoⅢ、飛利浦全數字化大平板探測血管造影機、西門子3.0T磁共振、GE3.0T磁共振、日立彩色多普勒診斷儀、彩超(Aplio400)、東芝彩超Aplio300等,在質量和數量上均屬區內**。
醫院近年制定出臺《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特聘教授實施細則(試行)》、《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學科帶頭人管理辦法(試行)》、《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客座教授聘任辦法(試行)》等,聘請有特長的知名專家作為特聘教授,來院進行業務和科研指導,目前全院共聘特聘教授13名。
醫院不斷加強國內、國際間交流,定期派出專業人員到國內外學習深造,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來院講學,先后與美國、日本、蒙古、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技術合作交流與人才培養協議。
近年來,醫院先后與區內12個盟市的一百多個旗、縣、區二級醫院組成了以技術協作為主,松散型的“附屬醫院醫院集團”。截至目前,醫院集團成員已達126家,并建立了“遠程醫療會診網絡”。2008年,醫院對二連浩特市醫院進行托管,成立了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二連浩特分院,運行以來,醫院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有了新的提高。
在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中醫院獲得諸多贊譽,近年來榮獲**醫療保障先進集體、全國百姓放心百佳示范醫院、全國“**衛生計生機構”稱號、“十一五”自治區科技計劃執行**團隊獎、全國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全國城市醫院文化建設創新獎、第八屆省級醫院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基本醫療保險管理工作“**定點醫療機構”等。
目前,醫院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精醫厚德、福澤民眾”的院訓精神,正在為建設成自治區布置合理、學科特色鮮明、醫療質量過硬、部分專業技術在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自治區區域醫療中心而奮斗。
暫無數據。
內蒙古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