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dysmenorrhea),系指經期前后或行經期間,出現下腹部痙攣性疼痛、墜脹,并伴有腰酸或其他全身不適,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者。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經過詳細婦科臨床檢查未能發現盆腔器官有明顯異常者,稱原發性痛經,也稱功能性痛經,占痛經90%以上;繼發性痛經則指生殖器官有明顯器質性病變者,如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腫瘤等。本病最早記載于漢.張仲景《金匱要略方論.婦人雜病脈證并治》"帶下,經水不利,少腹滿痛……"。至隋《諸病源候論.婦人雜病諸侯》對本病的病因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書中曰:"婦人月水來腹痛者,由勞傷氣血、以致體虛,受風冷之氣客于胞絡,損傷沖任之脈。"明.《景岳全書.婦人規.經期腹痛》指出"經行腹痛,證有虛實……實者多痛于未行之前,經通而痛自減;虛者多痛于既行之后,血去而痛未止,或血去而痛益甚,大都可揉可按為虛,拒按拒揉為實。"可見周期性小腹疼痛雖是本病的主要臨床表現,祖國醫學往往通過其疼痛發作的時間、性質、部位及疼痛的程度進行辨證治療。
- 疾病介紹
疾病標簽:
-
痛經,痛經癥狀,痛經治療
版權聲明:
1、本站內容僅做參考,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的依據!
2、本文內容來源于網絡或會員發布,版權歸原網站所有。
3、本站僅提供信息展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