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直腸周圍膿腫是肛管、直腸周圍膿腫的一種表現,肛管、直腸周圍膿腫是肛管、直腸周圍軟組織內或其周圍間隙內發生急性化膿性感染,并形成膿腫。肛門周圍皮下膿腫最常見,多由肛腺感染經外括約肌皮下部向外或直接向外擴散而成。有關本病的論述,最早見于《內經》,如《靈樞·癰疽篇》中說:"發于尻,名曰銳疽,……發于股陰,名曰赤施。" 《素問·生氣通天論》認為其原因是:"營氣不從,逆于肉理,乃生癰腫。"因其可發生在肛周的不同部位,故歷代的命名也頗為復雜,有穿襠發、坐馬癰、跨馬癰、下馬癰、上馬癰、懸癰、臀癰、涌泉疽、臟毒等。本病多見于20~40歲青壯年,本病中醫稱為肛癰,是肛門和直腸周圍紅、腫、熱、痛后形成膿腫的總稱。以發熱惡寒,肛門部紅腫、灼熱、疼痛,化膿潰后易成肛瘺為主要表現。

- 外文名:
- 就診科室:肛腸外科
- 傳染性:無
- 多發群體:
- 常見病因:
- 常見癥狀:肛門旁腫物、明顯的紅腫疼痛、膿腫形成后可觸及波動感、膿腫破潰后膿液流出
- 人氣指數: 人
- 更新日期:2023.11.28 16:11
- 疾病介紹
疾病標簽:
-
肛門直腸周圍膿腫,肛門直腸周圍膿腫癥狀,肛門直
版權聲明:
1、本站內容僅做參考,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的依據!
2、本文內容來源于網絡或會員發布,版權歸原網站所有。
3、本站僅提供信息展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