桿菌性上皮樣血管瘤病(bacillary Epithelioid Angiomatosis)亦稱桿菌性血骨病(bacillary angiomatosis)或上皮樣血管瘤病(epithelioid angiomatosis)。1983年由Stoler首先報道。其從一艾滋病病人身上發現一種不同于Kaposi肉瘤的多發性皮膚血管增生性疾病,并在皮損中發現有小桿菌存在,認為是一種引起皮膚和內臟小血管增生的新的感染性疾病。

- 外文名:
- 就診科室:血液內科
- 傳染性:無
- 多發群體:
- 常見病因:
- 常見癥狀:敗血癥、骨膜反應、HIV感染、菌血癥、丘疹、溶骨性損害、肉芽腫、胃腸道癥狀
- 人氣指數: 人
- 更新日期:2023.11.24 09:27
- 疾病介紹
疾病標簽:
-
桿菌性上皮樣血管瘤病,桿菌性上皮樣血管瘤病癥
版權聲明:
1、本站內容僅做參考,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的依據!
2、本文內容來源于網絡或會員發布,版權歸原網站所有。
3、本站僅提供信息展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