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病介紹
胃位于人體上腹部,呈“J”字形,是食物重要的消化器官。胃癌可以在胃的任何部位產生,發展過程可能經過很多年。 胃癌及癌前病變的癥狀隱匿且無特異性,因此早期胃癌很難發現。事實上,我國只有5%~10%的胃癌能被早期診斷。 我國胃癌死亡率為25.2/10萬(男性:32.8/10 萬,女性:17.0/10 萬),占全部惡性腫瘤死亡的23.2%,占惡性腫瘤死亡的第一位。(男性是女性的1.9倍)。中國胃癌的世界人口調整死亡率:男性:40.8/10萬,女性:18.6/10萬,分別是歐美發達國家的4.2~7.9倍和3.8~8.0倍。我國胃癌發病有明顯的地區差異和城鄉差別。全國抽樣調查263個點,胃癌調整死亡率在2.5~153.0 /10萬之間,城市地區和農村地區分別為15.3/10 萬和24.4/10萬,后者是前者的1.6倍。 胃癌的病理類型主要是腺癌,其他類型的胃癌有鱗狀細胞癌、腺鱗癌、類癌、小細胞癌等,后幾種類型較少見,不同類型胃癌的治療方案存在差別。 中國的胃癌發病率以西北最高、東北及內蒙古次之、華東及沿海又次之、中南及西南最低,每年約有17萬人死于胃癌,幾乎接近全部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1/4,且每年還有2萬以上新的胃癌病人產生出來,胃癌確實是一種嚴重威脅人民身體健康的疾病。胃癌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以40~60歲多見,男多于女約為2:1。其發病原因不明,可能與多種因素,如生活習慣、飲食種類、環境因素、遺傳素質、精神因素等有關,也與慢性胃炎、胃息肉、胃黏膜異形增生和腸上皮化生、手術后殘胃 ,以及長期幽門螺桿菌(HP)感染等有一定的關系。胃癌可發生于胃的任何部位,但多見于胃竇部,尤其是胃小彎側。根據癌組織浸潤深度分為早期胃癌和進展期胃癌(中、晚期胃癌)。胃癌早期癥狀常不明顯,如捉摸不定的上腹部不適、隱痛、噯氣、泛酸、食欲減退、輕度貧血等部分類似胃十二指腸潰瘍或慢性胃炎癥狀。有些病人服用止痛藥、抗潰瘍藥或飲食調節后疼痛減輕或緩解,因而往往被忽視而未做進一步檢查。隨著病情的進展,胃部癥狀漸轉明顯出現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消瘦、體重減輕和貧血等。后期常有癌腫轉移、出現腹部腫塊、左鎖骨上淋巴結腫大、黑便、腹水及嚴重營養不良等。由于胃癌在我國極為常見,危害性大,有關研究認為其發病原因與飲食習慣、胃部疾病等有關,所以了解有關胃癌的基本知識對胃癌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疾病標簽:
-
胃潰瘍惡變,胃潰瘍惡變癥狀,胃潰瘍惡變治療
版權聲明:
1、本站內容僅做參考,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的依據!
2、本文內容來源于網絡或會員發布,版權歸原網站所有。
3、本站僅提供信息展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