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又稱雙糖不耐受癥,系指各種先天性或后天性疾病使小腸黏膜刷狀緣雙糖酶缺乏,使雙糖的消化、吸收發生障礙,進食含有雙糖的食物時發生的一系列癥狀和體征。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雙糖酶缺乏癥,其中包括乳糖酶、蔗糖酶、麥芽糖酶、海藻糖酶等缺乏,以乳糖酶缺乏癥最常見。乳糖酶缺乏癥又稱乳糖不耐受癥或乳糖吸收不良癥。乳糖酶能使乳糖分解為半乳糖和葡萄糖,由于乳糖酶缺乏,患者進食乳糖后僅有輕微的雙糖吸收,余者均進入小腸下段。腸腔的細菌使雙糖發酵產生乳酸等有機酸及二氧化碳和氮氣,未吸收的雙糖使腸腔內滲透壓增高,腸道水分吸收減少引起腹瀉。有機酸對腸道作用使排出酸性糞便,由于產氣過多,引起腹脹及腸鳴。

- 外文名:
- 就診科室:消化內科
- 傳染性:無
- 多發群體:
- 常見病因:
- 常見癥狀:腹鳴、腹痛、腹瀉、水樣便、脫水、蔗糖-異麥芽糖吸收不良、嘔吐、腹脹、代謝性酸中毒、氨基酸尿癥、海藻糖酶缺乏
- 人氣指數: 人
- 更新日期:2023.11.23 13:59
- 疾病介紹
疾病標簽:
-
二糖酶缺乏癥,二糖酶缺乏癥癥狀,二糖酶缺乏癥治
版權聲明:
1、本站內容僅做參考,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的依據!
2、本文內容來源于網絡或會員發布,版權歸原網站所有。
3、本站僅提供信息展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