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種以動脈血壓持續升高為主要表現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病變并出現相應的后果。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使用的血壓標準是:凡正常成人收縮壓應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張壓小于或等于 90mmHg(12kPa)。亦即收縮壓在141-159mmHg(18.9-21.2kPa)之間,舒張壓在 91-94mmHg(12.1-12.5kPa)之間,為臨界高血壓。診斷高血壓時,必須多次測量血壓,至少有連續兩次舒張壓的平均值在 90mmHg(12.0kPa)或以上才能確診為高血壓。僅一次血壓升高者尚不能確診,但需隨訪觀察。
不同人群的高血壓
小兒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在小兒少見,約占20%~30%,但近年來有增加的趨勢;繼發性高血壓較多,約占65%~80%。在小兒繼發性高血壓中,腎臟疾病占79%,
高血壓其次為心血管疾病、內分泌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和中毒等。
妊高征:即妊娠高血壓綜合癥,也是以往所說的妊娠中毒癥、先兆子癇等,是孕婦特有的病癥,多數發生在妊娠20周與產后兩周,約占所有孕婦的5%。
老年收縮期高血壓:是指60歲以上的老年人收縮壓高于正常水平而舒張壓正常,是一種獨立類型的疾病,是發生老年心血管疾病和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是影響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
原發性和繼發性高血壓:
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可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兩大類。在絕大多數患者中,高血壓的病因不明,稱之為原發性高血壓,占總高血壓著的95%以上。
繼發性高血壓 :繼發于其他疾病。最常見的是由腎臟及腎上腺疾病所致,以及內分泌性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