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腫(granuloma)是由巨噬細胞及其演化的細胞局限性浸潤和增生所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結節狀病灶。
肉芽腫的概念
肉芽腫(granuloma)是由巨噬細胞及其演化的細胞局限性浸潤和增生所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結節狀病灶。
肉芽腫的本質是遲發超敏反應所致的炎癥,免疫應答中起作用的主要是巨噬細胞和上皮樣細胞。因此肉芽腫可定義為巨噬細胞及其衍生細胞(如上皮樣細胞,多核巨細胞)的聚集,伴隨或不伴隨其他炎癥細胞的出現。
肉芽腫的類型
感染性肉芽腫(infective granuloma)
是指由生物病原體(細菌、梅毒螺旋體、真菌、寄生蟲等)感染引起的肉芽腫。能形成具有特殊結構的細胞結節。
如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肉芽腫性炎,其病變特征是形成典型的結核性肉芽腫(tuberculous granuloma),即結核結節(tuberculous nodule),該結節的中央為干酪樣壞死,周圍伴有增生的上皮樣細胞和朗漢斯多核巨細胞(langhans multinucleate giant cell),并伴有淋巴細胞和成纖維細胞圍繞。
異物性肉芽腫(foregin body granuloma)
是指由異物(外科縫線、粉塵、滑石粉、木刺等)引起的肉芽腫。病變以異物為中心,周圍有多量巨噬細胞、異物巨細胞(foregin body giant cell)、成纖維細胞和淋巴細胞等包繞,形成結節狀病灶。
結節病肉芽腫(sarcoidosis granuloma)
是指結節病時發生的非壞死性上皮樣細胞肉芽腫。結節病是一種尚未明確病因的全身性疾病。該肉芽腫主要由上皮樣細胞、多核巨細胞和淋巴細胞構成,無干酪樣壞死。
肉芽腫的主要細胞成分
上皮樣細胞
肉芽腫內的上皮樣細胞較其前身細胞大,胞漿豐富,細胞界限不清;細胞質富于線粒體、內質網、核糖體、高爾基復合體和溶酶體等。雖然細胞膜的Fc和C3b受體明顯減少,吞噬功能大大降低,但可向細胞外分泌降解酶和細胞因子(TNF、IL-1等),形成殺菌性環境。
多核巨細胞
肉芽腫內的多核巨細胞由上皮樣細胞融合而來,其胞體巨大(40~50μm)胞漿豐富、嗜酸,胞核數十至數百不等。據其胞核分布特點,可將多核巨細胞分為規則型和雜亂型兩大類。前者為朗漢斯巨細胞langhans giant cell),其細胞核排列在細胞周邊部,依切面不同,可呈現花環狀或馬蹄形,常見于感染性肉芽腫;后者細胞核在胞質內的分布雜亂無序,常見于異物性肉芽腫,故名異物巨細胞(foreign body giant cll)。
應該如何預防
(1)加強營養,增強體質。
(2)預防和控制感染,提高自身免疫功能。
(3)避免風寒濕,避免過累,忌煙酒,忌吃辛辣食物。
早期診斷,了解感染情況,做好臨床觀察,早期發現各個系統的損害,早期治療,主要控制感染。
注意肺、腎、心及皮膚病變,并注意繼發性感染的發生。此外,神經系統、消化系統亦可能被累及,應用中藥可有調節免疫,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
肉芽腫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1、類腫瘤學說 類似網狀細胞肉瘤或淋巴瘤,有腫瘤性增生的異形細胞及分裂相,無壞死性血管及多核巨細胞。本病限于鼻部和呼吸道,至病晚期,身體各處如內臟、淋巴結及骨髓均可顯示同樣病變,故極似惡性腫瘤之轉移,部分病人放射治療可獲痊愈,符合腫瘤學說。
2、變態反應或自身免疫 在毛細血管壁內有免疫球蛋白沉積,并在疾病活動期病人血清中出現免疫復合物,應用免疫抑制劑治療,癥狀緩解時則消失。免疫熒光試驗,發現腎小球甚底膜有C3和lgG,電鏡檢查看到基底膜內有免疫復合體一樣的粗顆粒狀物,環免疫復合物升高;皆為自身免疫性疾病。
3、細菌病毒感染學說 新近研究發現,在采取肉芽腫組織進行細胞培養及病人血清內,均找到細菌和病毒小體,故認為與細菌病毒感染有關。